2024年附条件不起诉是指什么情况?
2024年附条件不起诉是指什么情况?
2024年附条件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时,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年龄、性格、情况、犯罪性质和情节、犯罪原因以及犯罪后的悔过表现等,设立一定的考察期,暂时不提起公诉,而是在考察期满后根据犯罪嫌疑人的悔过表现等再决定是否提起公诉的一种制度。具体来说,它适用于以下情况:
主体条件:此制度仅适用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对于成年人犯罪,即使满足其他条件,也不能适用附条件不起诉。
罪名条件: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必须是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这些章节主要涉及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或者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轻微犯罪。并且,这些犯罪依法可能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主观条件:犯罪嫌疑人必须有悔罪表现。这是检察机关决定是否给予附条件不起诉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程序条件: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这是对各方权益的保障,确保决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二条
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公安机关要求复议、提请复核或者被害人申诉的,适用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起诉的决定。
附条件不起诉有什么条件?附条件不起诉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主体条件:该制度适用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即犯罪嫌疑人在犯罪时必须未满十八周岁。
罪名条件: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犯罪必须是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这些犯罪主要涉及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或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并且是依法可能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轻微犯罪。
主观条件:犯罪嫌疑人必须表现出悔罪态度。这是评估其是否适合附条件不起诉的重要因素。
程序条件:在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之前,必须听取公安机关和被害人的意见。这一步骤确保了决定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二条
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公安机关要求复议、提请复核或者被害人申诉的,适用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起诉的决定。
以上则是关于“附条件不起诉”的详细内容,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