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合同成立就是合同生效的时间吗?
2024年合同成立就是合同生效的时间吗?
2024年合同成立并不等同于合同生效的时间,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和联系。
一、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时间点不同:
合同成立:是指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即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对于书面合同而言,通常是在双方签字或盖章时成立。
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合同生效的时间可能因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而有所不同。
条件不同:
合同成立要求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但并不要求合同必须满足所有生效要件。
合同生效则要求合同必须满足法律规定的所有生效要件,如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等。
二、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联系
合同生效以合同成立为前提:没有成立的合同,自然不可能生效。只有合同成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讨论合同的生效问题。
大多数合同成立即生效: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合同没有附生效条件或期限,也没有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情形,那么合同自成立时即生效。
三、特殊情况
附条件或附期限的合同:如果合同附有生效条件或期限,那么合同在条件成就或期限到来时才会生效。此时,合同成立的时间与生效的时间可能不一致。
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合同: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合同(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等),法律规定必须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后才能生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合同已经成立,但在未办理完相关手续之前,合同并不生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三条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合同生效时间可以在合同成立时间之后吗?合同生效时间确实可以在合同成立时间之后。以下是合同生效时间晚于成立时间的可能:
1、附条件或附期限的合同:
如果合同附有生效条件或期限,那么合同在条件成就或期限到来时才会生效。这种情况下,合同生效时间自然晚于合同成立时间。
例如,合同中约定“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且乙方收到甲方预付款之日起生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合同已经签字盖章成立,但在乙方收到甲方预付款之前,合同并未生效。
2、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合同:
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合同,法律规定必须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后才能生效。在未办理完相关手续之前,合同虽然成立但并不生效。
例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等,在依法办理批准手续之前,合同并不生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三条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以上则是关于“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详细内容,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