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疗事故伤中残或死亡的赔偿范围具体包含哪些方面?
医疗事故伤中残或死亡的赔偿范围具体包含哪些方面?
1. 医疗费用:包括实际已发生的治疗、康复等合理费用以及后续可能产生的必要医疗开支。
2. 误工费:患者因医疗事故无法工作而减少的收入,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或者参照受害人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3. 残疾生活补助费:依据伤残等级及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等因素确定,是对患者因伤残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的一种补偿。
4. 死亡赔偿金:基于死者生前的收入情况、年龄及对家庭经济贡献等因素,结合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计算得出。
5. 丧葬费:按照事故发生地的相关标准进行赔偿。
6. 被扶养人生活费:若死者生前承担扶养义务,则应支付相应的被扶养人生活费。
7. 精神损害抚慰金:考虑到医疗事故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精神痛苦,可请求适当的精神损害赔偿。
8. 其他直接损失:如交通费、住宿费、鉴定费等与医疗事故直接相关的其他支出。
相关法条:
主要依据《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第二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家属能否要求继续进行医疗救治并承担费用?
家属对于患者是否继续接受医疗救治具有决定权。根据《民法典》第1104条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在对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应当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并在必要时征得其近亲属的同意。这意味着在患者无法自行作出决定的情况下(如丧失意识或无行为能力),家属有权要求医疗机构继续进行医疗救治。
同时,《侵权责任法》第55条也规定了,在实施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的书面同意。如果家属同意并愿意承担相关医疗费用,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疗规范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04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依法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详细告知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有关情况,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2.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55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基于以上法律规定,家属在符合法定条件下,不仅有权要求继续进行医疗救治,而且可以承诺并承担相应的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