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如何理解和把握职务犯罪中的“数额较大”标准?
如何理解和把握职务犯罪中的“数额较大”标准?
首先,“数额较大”的界定通常由相关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例如,《刑法》中对于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等职务犯罪的定罪量刑,均设有“数额较大”的门槛。其次,数额较大的具体标准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适时调整,一般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司法解释来明确。再次,对于数额较大不仅要考虑绝对金额,还需结合行为人的职务性质、犯罪手段、造成的损失后果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价。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三百八十四条对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规定了“数额较大”的入罪标准。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有更为详细的规定,如对“数额较大”的具体金额进行了量化。
职务犯罪中酌定量刑因素有哪些?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犯罪行为。酌定量刑因素是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法官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并影响量刑轻重的各种因素。在职务犯罪中,酌定量刑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犯罪动机和目的:如出于私欲还是受他人胁迫,是主动追求犯罪还是被动卷入等,这些都将影响对被告人的量刑。
2. 犯罪后的表现:如是否主动投案自首,归案后是否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否积极退赃、赔偿损失,悔罪态度如何等,这些都是重要的酌定量刑情节。
3. 犯罪的危害程度与社会影响:包括犯罪行为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对公权力形象及社会公众信任度的影响等。
4. 个人情况:如被告人的年龄、健康状况、一贯表现、家庭情况以及是否初犯、偶犯等,这些都可能成为酌定从轻或从重处罚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