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法携带稀有动植物制品如何定罪?
对于非法携带稀有动植物制品如何定罪?
根据法律,所有稀有和濒危的动植物都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非法采集、猎捕、购买、出售、运输、携带这些动植物及其制品都可能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没有合法的许可证或者超出许可范围进行上述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能构成刑法中的"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罪",将面临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禁止非法猎捕、杀害、出售、购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规定,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何确定走私货物的实际市场价?
确定走私货物的实际市场价是涉及走私犯罪案件中的重要环节,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对涉案金额的计算和量刑。走私货物的实际市场价通常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
1. 货物的正常市场价格:这是指在合法交易中,同一类型、同等质量的货物在公开市场上通常的价格。
2. 货物的进口价格:如果货物是进口的,那么其在原产地的价格,加上正常的进口关税、增值税等税费,也应被考虑在内。
3. 货物的销售价格:如果货物已经被销售,那么其销售价格可以作为参考,但需要扣除不合理的费用。
4. 其他相关因素:如货物的供求关系、品质、品牌、时间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其市场价。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五条明确规定,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应缴税额,应当以走私行为实施时的计税价格计算。计税价格无法确定的,由海关参照国际市场批发价格估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五十九条规定,海关估价应当以货物的正常交易价格为基础,包括货物的出厂价格、运费、保险费等。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海关总署令第213号)提供了详细的估价方法,包括正常交易价格法、计算价格法、倒扣价格法、相同货物或类似货物成交价格法等,以确定货物的完税价格。确定走私货物的实际市场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多种因素和法律规定,可能还需要专业机构的评估。
非法携带稀有动植物制品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受到行政处罚,还可能面临刑事追责公众应增强法律意识,尊重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避免涉及此类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