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算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吗
一、工资算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吗
1.通常来讲,工资大抵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民法典》明确,夫妻在婚姻存续期获的工资等收入,皆为夫妻共同财产,归双方共有。
2.不过呢,有几种情况除外:其一,一方婚前的财产;其二,因人身受损害所得赔偿或补偿;其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只给一方的财产;其四,一方专用生活用品;其五,其他应归一方的财产。
3.在婚姻存续期间,得留意留存工资收入的相关证据,像工资条、银行流水等,这样能保障自身在财产分割等事宜上的合法权益。
二、工资作为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如何分割
一、工资算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吗
在我国,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的工资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工资作为共同财产的分割方式如下:
首先,双方可协商处理。夫妻双方能就工资分割达成一致意见,按约定分割即可,法律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若协商不成,由法院判决。法院通常遵循均等分割原则,即一般将工资总额平均分配给双方。但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一方存在过错(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等),可适当少分;若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在分割时会予以照顾;此外,还会考虑双方实际生活需要等因素。
三、婚内兼职收入也属夫妻共同财产吗
婚内兼职收入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等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兼职收入属于劳务报酬的一种,通常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兼职收入,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不过,若夫妻双方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有书面约定,且该约定合法有效,明确规定婚内兼职收入归一方所有,那么则按约定处理。若无此约定,该兼职收入在离婚等财产分割情形时,一般需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配。
在探讨工资是否算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时,我们明确了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的工资通常属于共同财产。但这只是基本情况,实际中还有很多与之相关的细节。比如,若一方工资用于特定的个人事务支出,像为了提升自身职业技能的培训费用等,这部分支出是否会影响工资作为共同财产的认定呢?又或者夫妻双方约定了分别财产制,工资归属该如何确定?如果您对这些工资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的拓展问题还有疑问,不要错过寻求专业解答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精准解析。